原標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喜憂參半
參與訪談調研的高校類型
學生對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興趣(%)
不同類型高校在師資力量上的差異
【數據】
今年7月,,這將是今后一段時間內指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綱領性文件。為何要發布這樣的文件?《綱要》編制的初衷是什麼,背后有哪些依據?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究竟如何?
調研發現:高等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較高,但制度保障不足﹔各高等學校已普遍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但課程質量仍需提高﹔高等學校心理咨詢室運轉狀態良好,但應進一步擴大職責范圍……
大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需求多樣,滿意度低
對10405名大學生的調查結果表明,他們對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有多樣的需求,但滿意度較低﹔對心理健康教師和心理咨詢師專業性的認可度較低,對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體驗較差,對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銜接情況滿意度較低。學校黨團組織和社團開展的活動豐富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而任課教師、輔導員等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仍顯不足。
具體而言,在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總體評價上,84.0%的學生認為非常有必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但對於心理健康教育現狀,隻有35.6%的學生表示很滿意,57.6%的學生表示一般滿意,6.8%的學生則表示不滿意。在感興趣的內容上,大約70%的大學生最希望在人際交往、自我管理、情緒調節方面有所提高,超過半數學生希望在環境適應和人格發展方面獲得幫助,超過40%的學生希望在求職擇業、學習成才和交友戀愛方面獲得指導。
我國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教師專業化水平不高
對491名專兼職教師的調查表明:各高等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較高,但制度保障仍然不足﹔各高等學校已普遍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但課程質量仍需提高﹔高等學校心理咨詢室運轉狀態良好,但應進一步擴大職責范圍﹔專兼職教師的專業化水平較低,應注重培訓與科研的作用﹔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已經起步,但利用程度仍然較低。
根據調研結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教師對於自我提升的要求強烈。在專業背景方面,隻有30.7%的心理健康專兼職教師在大學時的教育背景為心理學,相關專業的人數比例分別為教育學18.4%,醫學2.9%,.6%,其他專業背景的教師人數比例為39.3%。這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教師的專業化水平還不高。因此,83.0%的教師表示自己很需要接受進一步的專業培訓。具體而言,大部分教師希望在培訓內容上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培訓方式上以集中方式進行,並按照每年兩周的頻率進行培訓。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發展極不平衡,重點院校優勢明顯
調研發現,重點院校、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職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上存在不平衡的現象。一方面,在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評價上,69.2%的重點院校學生、79.5%的普通本科院校學生、67.6%的高職院校學生表示學校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相關課程,表明普通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覆蓋面更廣、普及度更高,這或許得益於行政力量的推動。但在教育形式的多樣性上,重點院校優勢明顯。重點院校在課程形式、心理咨詢室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舉辦、網站建設、心理委員設立、大學生心理健康社團成立等方面均優於普通本科院校,普通本科院校在這些方面又都優於高職院校。此外,重點院校的師資力量也更為雄厚。調研數據表明,重點院校教師在專業背景和學歷學位上均優於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職院校,這是重點院校教師更傾向於認為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水平都能夠勝任當前工作的原因。
(作者:俞國良,系中國人民大學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導,,系北京理工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