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

淮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怎么样?开展皖青三下乡活动

2021-06-18 20:10:01

为深度了解皖地黄梅戏曲的历史与现状,推动其传承与发展,淮北师范大学暑期实践活动“皖地寻梅”小队赴戏曲之乡——安庆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做好充分准备后,7月26日下午,实践队进入中国黄梅戏博物馆学习。在博物馆人员耐心的讲解下,团队四名成员细看了金鸡碑和戏神阁等代表文物,致敬了安庆地区黄梅戏前辈先贤,参观了伴奏乐器和《女驸马》等表演戏服和早期演出使用的杖头木偶,通过幻影成像技术欣赏了黄梅经典曲目。

博物馆之行结束后,皖地寻梅实践小队前往以著名黄梅戏艺术家韩再芬命名的再芬黄梅公馆进行寻访。到达公馆后,小队很幸运的遇见了正在练习的黄梅戏民间艺术家。练习结束后,民间艺术家们与队员分享自己学习黄梅戏的经历,并热心地传授黄梅戏的演唱技巧。据了解,这些戏迷们每天都在公馆前进行练习,这已经成为了她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戏迷们告知队员们他们有固定的时间地点进行义务的黄梅戏宣传演出,并热情的邀请实践小队前去观看。他们说到引以为傲的宣传演出时,脸上洋溢的微笑是身为黄梅戏传唱人特有的文化自信,也感染着寻梅小队的每一位队员。

经黄梅戏爱好者介绍,皖地寻梅小队来到景色宜人的菱湖公园。伴着一路荷香,实践队循着优美婉转的黄梅声到达菱湖夜月亭。在亭中,《绣娘茶》的排演正在进行。排演结束后,实践队成员有幸采访到了出身黄梅世家的著名琴师、记谱人——李大发先生。李大发先生的父亲曾参与经典黄梅戏曲《女驸马》的编曲。李大发先生虽已年过古稀,但依然坚持每天在菱湖公园与戏迷们一起弘扬黄梅文化。

问到关于黄梅戏的发展问题时,李先生讲到“最大的困扰就是每个黄梅戏剧目都有很多版本”,他提到当前黄梅戏传统的东西少,而被改的多;同时唱法和作曲过于纷杂,缺乏统一性;由于传承人的缺少黄梅伴奏乐器中打击乐器逐渐没落。这些问题是黄梅文化式微的个中原因,也影响了当代黄梅戏新一代的传承,不容忽视。李大发先生还指出,无论是唱腔和谱曲都需要正规的引导,需要主流来带领发展。要更好的继承、传播和发展戏曲文化,便要不断为其注入新鲜优良的血液,这无疑是老一辈文艺事业工作者工匠精神和文化关怀的体现。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皖地寻梅小队对市民进行了关于黄梅戏的问卷调查,男女老少对于黄梅戏的了解深浅不一,但对黄梅戏传承的必要性都给予了一致的肯定。“寻梅”在路上,而“梅音”一直在心中。


通过解说员的帮助,了解黄梅戏的历史进程。



参观黄梅戏博物馆后与解说员一起合影留念。



访谈黄梅戏老艺术家。



江女士填写关于黄梅戏的调查问卷并与队员们交流自己对传统戏曲的见解。



皖地寻梅小分队特地设计的队徽。



来源:中国青年网、淮北师范大学“皖地寻梅”小队赴戏曲之乡

编辑:曹欣然、陆和宸

校对:杨昊隆

审核:符牛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