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

每一个“听话”的大人,内心都有一个缺爱的孩子

2021-07-31 01:38:11

爱与智慧分享微信号: aizhihui13智慧是光,爱是根源,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爱与智慧!


成长路上,我们一直在你左右,伴你前行

 01 

乖是深深的压抑

 

她说从小她就是一个乖乖女,爸爸总是板着脸,严肃又冷漠。


她只能小心翼翼,避免可能的严酷怒吼。她只能察言观色,才能躲避一些冷言恶语。她只能时刻乖巧懂事,爸爸才会多看她一眼。

 

一个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如履薄冰的孩子,是因为做什么事情都很容易被指责。


这样一个挑剔的父亲,往往是对自己极不满意的,他不能面对自己的缺陷。


不能承认自己的不完美,于是把自己的不完美投射到孩子身上,然后再挑剔指责孩子。


让孩子替父母受过。


这样就能显得自己是完美无缺的了。


女孩要尽量躲过这些精妙的栽赃嫁祸,就需要习得一项本领:把调皮捣蛋的,不听话的,任性的,攻击性的自己埋藏起来。

 

长大后继续活成大家认可的样子:不抽烟喝酒无不良嗜好,端庄正规不早恋,洁身自好,工作稳定。

 

灰姑娘的姐姐削掉了脚后跟,流着血穿上了那双水晶鞋。


当了公主的你,但愿爸爸多看你一眼。


 02 

乖是厚厚的铠甲

 

王小波说,“话语像一池冷水,让我一身一身的起鸡皮。”


这话就像替我说的。


我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体制内的圈子并不好混,人际关系之复杂,很多时候取决于你在什么时候说什么样的话。于是被爸爸教育得最多的就是“语言是一门艺术”。


这是一种比较好听的说法,实际上就是经常被骂:


“你有没有脑子?教了你多少次了,还不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么!”


好害怕爸爸发怒,好想讨好爸爸啊。


于是拼命努力的让自己够乖,够懂事。

 

小时候每次考试成绩出来,考的不好势必要挨骂,但即便考的很好,能听到的也只是沉默。


如此吝啬给出一些赞美和欣赏,它们吝啬的到底是什么?

 

表现出一副严厉的样子,一方面是他给不出来,另方面是孩子的需要刺激到了他内在的需要:内心有对柔情的渴望和需要。


而人格不够强大的人,对柔情的需要是会让他有羞耻感的,就只好屏蔽掉自己的柔情。


无法直接表达自己的爱,也不会允许孩子向他表达柔情,表达爱。


他没有能力去分享这种情感,不能跟孩子做情感上的交流。

 

在中国很多父亲处于这样的一个拒绝性的客体状态,我们通常说的“严父”,在孩子面前会端着。

 

为什么要端着?


因为我害怕我把“我爱他”表现出来后,这个孩子就被惯坏了。


这个爱的力量太大了,在他们的认知层面里面,一旦他们表达“爱”,孩子就被摧毁了。

 

孩子长大之后就会习得一个祖传的秘籍:严肃,回避。


他们学习到的就是严厉等于爱啊,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其他的爱的表达方式。



 03 

乖是传家宝


我的一个女学员说,我特别想对孩子好,但我却总是冷冰冰硬邦邦的对他。


每次过后我都好内疚,好自责!怎么能做这样可恶的妈妈,但为什么我又改变不了呢!?


说完她哭了。


那份强烈的自责感无助感穿透手机屏幕,朝我扑面而来。


我说你好委屈啊,你想要的温暖柔情一直没有得到。


你看见那个在角落里无助哭泣的女孩了吗?


你拿不出温暖和爱,甚至连孩子开心的时候,你都会忍不住想去打压。

 

因为在你看不见的深处,那里从没有感受过这样的欢乐温暖。在那个黑暗的角落,堆得满满的都是委屈愤怒,以及对爱的深切渴望。

 

当爸爸冷漠的对待你的时候,你心里那么多的委屈愤怒。这个情绪怎么处理?


必然要有一个防御,没有防御我们就活不下去了。


那我就只能长大后像你一个厉害,强大。


这就是向攻击者认同:以攻击的方式对待一个人,是因为有人曾经攻击过你。


那她就可以防御这个委屈愤怒。有一天她也会成为这样的攻击者,继续对自己的儿女这样做。


你的儿女也将成为像你一样的乖乖孩儿。



曾经的受害者,变成今天的加害者。


曾经受到的痛苦和伤害,让你成了受害者,有很多愤怒没有表达出来。当看到孩子开心的时候,不免有嫉妒,不公平感。


“我没有得到过的,我也不想看到你得到。”


为什么一直在受害加害在重复?


因为你过去使用这些防御机制就是应对痛苦的,但痛苦并没有被消化掉,它还在那里。

 

每次遇到这样的透着“乖”气味的女孩,我都好心疼好揪心。


因为她们都是另一个我。


我在那样一段黑暗的旅途里,孤独奔跑了好多年。


如今我看见她们,我只想为她们点燃一束火把。


我们无法感受的,也无法疗愈。要到达另一面,我们必须从中间穿过。


只有让那个内在的孩子安全地体验各种情绪,悲伤,恐惧,孤独,愤怒,羞耻,担忧,无望,绝望。。。


这时,真正的疗愈才会开始。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里写,母爱就其本质是:


我什么也不做就可以得到母亲的爱,因为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给予的,我只需要是母亲的孩子。


母爱是一种祝福,不需要去赢得它,也不用为此付出努力。体验到这种母爱,我才会相信: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我,而我不需要做任何事情。


相反,当一个孩子需要为本身就应该得到的无条件的爱去争取的时候,她就离开了内在宁静的乐园,而只把注意力放在了爱的匮乏感上,变成了外在关系的孤独囚徒。


Ta自恋地想,既然得不到,那我“我不需要它了,我自己能做好”或者“你没有给我,我也不会向你表达我的需要”,ta被迫以这种方式,建立自己的自我价值感,防御被伤害的感觉,并制造出一种虚假的独立性,去建立自己的盔甲,按照我不需要任何人的原则,维持虚假的自主,也为自己筑起了厚厚的心墙。


而每次外界的伤害,就让他们的盔甲更厚,更难以与人沟通,这是恶性循环。就像“听话”的大人致力于做好自己的一切,就能换来所有,自恋又无力,失去了与人真正的沟通交流。


是的,所有的孩子,他们都会长大,也未必会变成坏人,有时候还是个大好人,然而,这样长大孩子的内心,,阻碍ta与人真正建立关系。


长大后,很多这样的孩子:

也许ta会是低自尊的,特别是女孩子,要么她从来不装饰自己,觉得自己根本是一个不美好的人;要么她会过度装饰自己,害怕自己有一点点不完美,对自己外貌特别在意;


也许,ta过分努力,领导要ta准备好一个十分钟的演讲,她要准备一百页的PPT,唯恐自己被他人看低;而一旦真的得到了成就,又觉得自己完全不配,自己没那么好;


又也许,ta有过于严格的道德标准和良心要求,在情绪方面超级敏感,对别人小小的负面评价,都会难过上好几天,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这些孤独感深重的孩子,可能会将小时候被忽略的恐惧,带到成年后,总在生活中害怕自己不值得爱,也相信自己要努力做点什么才能获得存在在这世界的资格。


他们可能发展了各种防御机制去对抗这份失落,这些防御机制深深地隔离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真实感受,将他们锁在内心的愁绪之中,从而又再一次印证了他们最害怕的噩梦“我不值得被爱,我是孤独的。”


生活的本质是一个人的精神之旅

而爱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起点



人的出身不仅仅是阶级以及所拥有的资源所决定的,情感模式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起点。


在危机和防御性主导的情绪体验中,一个人是没有余力去发展自我的,相反,ta所有的能力会被用来拯救匮乏。


还是奉上一句浓浓的鸡汤吧:爱是最好的良药


不要把大量的精力放在过去,你要超越个人自身的苦难,空乏感。


去容纳它,不是惩罚自己,给自己定罪。


生命的延续,不是忠诚的追随父母,而是允许自己过的更好。


即便我们的孩子已经成年,我们的父母两鬓已经斑白,生命都会留给我们和解的机会。


“我们无须因为流泪而感到羞愧,上天自当了解我们的心。

泪珠就像天上落下的雨露,可以把蒙在我们心头,是我们昏庸糊涂的灰尘洗净。

这次呜咽之后,我心头比刚才好受多了。

因为悟出了惭愧,看清了自己的忘恩负义,心境也平静下来。”

                                                                             ——狄更斯《远大前程》


书上说,“一个人心中有好上帝的前提是——ta心中曾有过父母良好的形象。”


那是一份对爱的信任,有了这个信任,生活这场从出生到死亡都在进行着的精神之旅,才可能成为一个人的自由探索,而不会成为隔绝一个人的城堡。


学区房、辅导班都不是一个孩子的起跑线,真正的起跑线是父母的爱,用真正的爱来供养孩子,为孩子建筑内在的安全感,才能真正支撑TA走得更远。

-END-



版权说明:我们旨在分享,尊重原创!

1. 图片来源于网络。作品版权及观点归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

2. 所有转载均标明原始来源与原作者,如尽力核查未能发现原始出处和原作者,则默认“来自网络”。若有疏漏欢迎原作者及时联络署名或删除。




欢迎扫描二维码预约咨询,关注爱与智慧公众号!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